本文作者简介:戴云亮,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与设计系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副教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苏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历史时空中的两地木版年画 桃花坞VS绵竹 最近,苏州桃花坞文化创意产业园内举办了“同心同行——桃花坞·绵竹年画联展”,让我们有机会直观发生在同一历史时空中两个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之间的对比,感受到两地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及民间艺术家们对保存民族历史传统文化所持有的态度和努力。苏州、绵竹两地传统木版年画都已归入文化遗产保护之列,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特色主要是,整个作品需要通过绘稿、雕版、套色印制来完成的,工艺要求高,程序复杂,形成画面造型富有木刻刀味、色彩温和明丽的视觉审美效果。而四川绵竹木版年画则在墨线版印刷出图形轮廓线条后,其余制作工序皆以手工敷色晕染的方式来完成作品,敷色较为富丽厚重,所以绵竹年画给人的视觉效果仿佛是画师手绘的感觉。和苏州桃花坞年画的艺术趣味迥然不同。
历史上民间木版年画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休戚相关,内容多以描写现实生活、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主,以及大量驱邪纳祥,反映社会生活风俗习尚,百姓生活希望和祈求等题材,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千百年来流传,成为我国古代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内容。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民间年画在现代人审美视野中渐行渐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苏州桃花坞年画也好,四川绵竹年画也好,都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标本,被“抢救、保护”并保存在一个名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内。因此,此项联展活动再次引发出传统木版年画在现代社会如何传承、继续发展的思考。 在这次联展活动中,据四川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介绍,绵竹年画的最大特点是与时俱进,年画的形式和题材一直在发展和创新。绵竹全市现在制作年画的企业和作坊共有30多家,产品不仅畅销四川省,还走向北京,销往德国、东南亚等国外市场。苏州市对口支援绵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姜超也介绍说,绵竹年画是绵竹最主要的文化产业,每年的产值约1000万元。而据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所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00年桃花坞木版年画的销售量仅4万左右。这些信息都是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的。
张晓飞VS顾志军 就我们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的状况来说,现在所做的事情,概括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对过去传统的木版年画进行学术研究;对一些志愿学习、传统木版年画的年青人进行传统雕版技艺和染色印刷技术的教学、培训;复制生产一些有影响的旧版年画(也有少许新作品)进行销售。总的来说保护、传承有余,而开拓、创新不足。如何在桃花坞木版年画这块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下发展文化产业?为此,最近分别走访了张晓飞、顾志军两位先生。张晓飞先生,1993年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创作的桃花坞年画作品,在全国年画展中屡获大奖,在桃花坞年画创作领域中取得开拓性的发展。顾志军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在桃花坞木版年画传统中发展出来的版画创作,在全国版画展上同样取得骄人的成绩。现在他在苏州桃花坞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建立了集创作、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工作室。按照他的说法是“走市场的”。在与两位先生的交谈中,感触最深的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强调要发展桃花坞年画,让年画发展充满生命力,最要紧的是作品内容要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内容,表现形式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培养雕版、印制技术人才固然重要,但培养创作人员更为关键。他们认为,传统桃花坞木版年画,不仅仅是迎新辞旧应景的“年画”,而更是一种版画艺术,作品具有的广泛内容,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是百姓接受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而它的形象表现技法更充满了版画艺术的趣味和民间审美情调。因此,传承与发展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应该注重作品内容的创新、文化思想的表达。对照他俩的作品来考量,也许可以体会出他们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他们俩的作品看起来有着很不相同的视觉审美效果。在张晓飞先生的作品中,洋溢着现代江南水乡民俗风情和体现出新时代的审美要求,强调新年画的民俗特性;而顾志军的作品则通过对传统与现代两个不同历史时空的生活场景,在一幅画面上进行交叉、重叠,从而引发人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思索,更多地强调版画的艺术特性。但他们都强调其创作思想来源是对现代生活的思考,而作品的表现技法上都采用“拳刀”——来源于传统桃花坞木版年画中的核心雕版技法,坚持雕版套色印刷的制作过程,保证版画艺术表现的纯洁性。
传统VS 60年 根据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在2001年所做的《关于桃花坞木刻年画历史和现状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从1949年以来,桃花坞木版年画尽管其发展道路非常艰难坎坷,但前行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过。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传统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抢救、保护和研究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设置桃花坞年画科研机构,又成立了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等。而60年来新创作的桃花坞木版年画作品也不断地亮相在全国年画展览之中并屡获大奖。这些在桃花坞木版年画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品,注重反映了新时代苏州人民的生活内容和风貌,大致上也可以代表新时期桃花坞木版年画创作成就。但遗憾的是,这些优秀的桃花坞木版年画作品却深藏闺阁不为人识,没有得到广泛的介绍与很好的研究,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远不如古版年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桃花坞年画的发展不甚清楚,对六十年来新创作的桃花坞年画作品缺少鲜明的印象。这种“厚古薄今”的现状,无疑断裂了桃花坞木版年画发展的历史延续,漠视了桃花坞木版年画在现代的发展与生存。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历史记忆的缺失。于是,一方面,我们要对古代桃花坞木版年画“传统雕版技艺和染色印刷技术”需要做钩沉、发现、抢救和保护、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对1949年以来,屈指算来已有60年发展历史的现代桃花坞木版年画也要加大力度进行研究,并关注那些如今还默默无闻地进行现代桃花坞年画创作、雕版、印制的画家和艺人的生存现状,他们的创作经历以及制作技术经验,也是颇为珍贵的,甚至要把这项工作成为一项迫切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来做。在这样的现实状态中,我们那些有关桃花坞年画研究机构、团体以及博物馆不仅在保护、研究传统桃花坞年画技艺以及历史遗存的工作中要有新的成就;在延续、发展现代桃花坞年画方面也更应该担负起重大的义务和责任,面向未来,相信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