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洪崖洞的前世今生 勾起人们文化记忆(2P)
文/ 仇峥
今日洪崖洞美景。
重庆千厮门高楼下的吊脚楼勾起人们对过去文化的记忆。
吊脚楼
Diao jiao lou
重庆词典:后部用支柱架在水面上或悬空的房屋,是旧时重庆的传统建筑形式。吊脚楼有其美丽,但有其不便,而且难以满足高密度的城市居住需求。重庆大学教授郭选昌认为,洪崖洞呈现出的新吊脚楼是后传统主义的建筑形态,有商业、聚会、居住的场所,并加入了电梯、雕塑等现代形式,这是对传统吊脚楼生命的延续。
75岁的金治兰和64岁的唐有亮,是南坪东路两户普通居民。他们从前分别住在堆店巷11号、镇江寺街23号———如今,这里已被改造成享誉全国的洪崖洞景区。今昔对比,两位老人感慨不已。
当年最怕垮岩
金治兰和唐有亮都是1995年前后从洪崖洞片区拆迁而来,他们有着共同的经历和回忆。
像大多数洪崖洞片区原住民一样,金治兰也是从外地迁入的。金治兰告诉记者,她是江北五宝人,解放初期来到市区,家人在临江门一带的码头经营豆腐生意,在洪崖洞堆店巷生活了几十年。
古巴渝十二景中有一景叫“洪崖滴翠”,文人墨客曾赋予这里诗情画意般的描述,但金治兰却没有一丝美好回忆。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住吊脚楼,油毛毡的屋顶,几个竹木绑成柱子,泥巴和篾笆编的夹壁墙……一家7口人住在30平方米的小屋里,每个屋都是两个铺,客厅还得摆一张床。”尽管已搬离洪崖洞15年了,金治兰告诉记者,洪崖洞留给她印象最深的仍是四处弥散着的一股臭味。
金治兰告诉记者,解放后,洪崖洞崖壁垮过一次,还曾打死过两个人。尽管政府对于危崖有过简单治理,但塌方还是街坊最为担心的事。
洪水常常入户
1972年28岁的唐有亮搬到洪崖洞,他所在的重庆雕刻工艺厂从日杂公司租下了镇江寺的房子,唐有亮随之落户。“尽管镇江寺和沧白路一街之隔,但下面很破烂,臭水沟的污水常年四溢。我住的是吊脚楼,家里只有24个平方米。”唐有亮回忆说,当时居住在洪崖洞片区的基本上是经济条件很差,想搬家又无能力的人。“那时家家都烧煤,住篾笆墙。晚上没有娱乐,一人一杯沱茶,吹‘熊家婆’。每天夜里,街道治安委员都会提醒各家各户防火防盗。”
唐有亮的家就在江边,1981年重庆遭遇特大洪水。“当时听说可能要发洪水,我们白天还在上班,突然低洼处的车间就进水了,大家赶紧跑回家搬东西,再回家搬第二趟时,水就涨上来断了路。”唐有亮感慨道,自己在洪崖洞住了21年,多次被水淹。发洪水时,临江的家家户户都得搬到沧白路过夜。
唐有亮说,对于吊脚楼来说,每次大洪水都是“生死考验”。有的吊脚楼会被洪水淹没,有的会被大船经过时掀起的浪子冲垮。
在1993年之前,洪崖洞片区房屋只有1/3是砖房,其它都是木架、竹木混用,通过榫接、捆绑等简单方式搭建起吊脚楼。
“希望被消失的记忆”
统计显示,洪崖洞片区原有产权住户415户,70%以上居住时间超过10年。其中公房住宅43户,私户住宅246户,单位住户126户。洪崖洞居民大部分都是轮渡、航运等集体企业的工人或劳力者。有人做过抽查,当地居民的教育程度100%为高中以下,改革开放后,集体企业衰落,洪崖洞片区一度衰败。
1993年,市政府开始修嘉陵江滨江路,洪崖洞片区的居民被整体拆迁。这里的400多户居民被迁往南坪东路、江北鲤鱼池、渝中区竹园小区等居住。
洪崖洞景区开放后,唐有亮和金治兰都先后多次回去游玩。作为游客,曾经熟悉的场景已变得完全陌生。“现在的洪崖洞与过去相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不要说游览,就是路过都要捂着鼻子。这真是代表了改革开放30年,重庆活生生的变化。”
洪崖洞延伸了吊脚楼的生命
吊脚楼是川东重要民居,但这一建筑形式却不适合21世纪城市的建筑需要。洪崖洞的建造是否延续了吊脚楼的文化基因?记者近日采访了重庆小天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奇。
张奇告诉记者,洪崖洞的原始地貌是“三横八纵”。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建筑群层层叠叠,其间梯阶坡陡路斜,往来不息的码头工人、生意人、客商居住在吊脚楼里,吊脚楼成为城市的一种文化情结。
改革开放后,重庆主城吊脚楼被大量拆除。2002年,小天鹅集团获得洪崖洞片区的开发权,在改造中大胆尝试、突破。
张奇说:“一般像洪崖洞这种河滩、崖壁上的地势,最高建筑也就七八层,而洪崖洞通过巧妙的设计,最高修了13层楼;吊脚楼不仅有川东的青瓦、石板等本地建筑元素,还引入了亭、廊、榭等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极大地丰富了川东的建筑内涵。”
“重庆吊脚楼的文化元素被保留下来了,中外游客对于洪崖洞景区赞不绝口。”张奇说,洪崖洞的前世今生,见证了重庆30年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