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汶川答卷”
文/姚晓晨
这是条非常不起眼的新闻——去年7月由北大教授何志毅等人在四川安县黄土镇方碑村发起的“一帮一”灾区重建计划有了新进展。据当时的参与者、一位知名经济专栏作家透露,到目前,已有170多人成为了这项重建计划的借款者,受惠于该项计划的灾区农民达215户。 所谓“一帮一”灾区重建计划,是一个城市家庭以1万至2万元的无息借款,帮助一户受灾家庭重建倒塌的房屋,专款专用,受助家庭在5年内逐年还清这笔借款。出借人、借款人需签订借款协议,而方碑村的村委会则作为第三方担保。项目有详尽的制度设计,设计的原则是,灾后重建依靠村民自救,在各方帮助的基础上,使村民们有自信、有尊严地重建家园,获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与国家上亿元的救灾投入、企业上千万元的慈善捐赠相比,这个项目实在是微小,加之项目的制度设计又有颇多学术上的探索,理性有余,煽情不足。因此,项目启动之时,媒体报道寥寥。今天,人们几乎淡忘了这样的一个灾区重建实验,淡忘了一个“以市场化方式调动民间力量进行灾后重建”上的探索。 很为这样的淡忘而惭愧不安。
一直以来,我们对灾区重建的关注多集中在投入多少资金、启动多少项目、建成多少房屋上,而对重建模式的思考和探索,对民间力量和智慧的关注,有所欠缺。我们习惯于为一些宏大思路击掌,却忽视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有可能带来制度影响的小变革。 在有选择的关注中,我们可能将这些同样有价值的变革淡忘了。方碑村不是重灾区,也没有更多媒体的关注,何教授们之所以选择方碑村,纯粹出于学术标准——作为中等受灾区,它不大不小,不穷不富,是四川灾区的典型样本。在一个渴望“速成”、期待“速生”的社会,一个需要三五年才能见效的“典型”如何能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 诚然,如果何教授们懂得炒作,事情可能就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这场实践非但不会被淡忘,还有可能成为某一类典型,甚至会有利于该项目的完善和推广,调动起更广泛的社会力量,造福更多的灾区民众。比如,他们可以视项目的进展有节奏地展开宣传——组织几场新闻发布会,请领导和媒体参加签约仪式,把“我和农民兄弟”的故事演绎成话剧甚至十几集的电视剧,将受惠农户请到某某晚会现场等等。 何教授们没有选择炒作,他们只是在自己的学术刊物上刊登了专题,以这样纯粹学术的方式,做了除捐款之外所能做的最符合本职的贡献。倘若这样一份立足长远,用自己的良知、能力和远见所给出的“汶川答卷”,也需要商业化的炒作才能被发现、被关注,那是我们的失职。 汶川大地震周年祭之际,我们希望,除了看见大量成效显著的数字以及好人好事之外,还能对灾后重建模式,对民间机构的发展、对政府的重建责任和角色定位等等,能有更多的关注和认识。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汶川问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