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宅门》看投资
文/杨乐
这两天在重温《大宅门》,很不错的连续剧,我特别喜欢前十集——讲二奶奶怎么样举步维艰,然后将百草厅老号赎了回来。
看了之后,有些感触:投资和经营还是有许多相通之处的。
场景一:
白老三和桂五合伙做药铺生意。一天,白老三跑到药铺一看,所有的现银及珍贵的药材全部被桂五卷跑了。
分析和什么样的人合作,直接决定了合作的结果。股票投资也是一样的,如果上市公司管理层不值得信任的话,那就算是好公司也不值得投资。贪婪的管理层变好的几率就像“骆驼穿过针眼”的几率那样小。
推广《大宅门》主要的两代领导人——二奶奶和白景琦都是天才型的领导者,所以白家的药铺生意才会越做越大。但是,如果有一天,他们两人都去世了呢?或者都年老糊涂了呢?白家还能这么昌盛吗?一个企业的兴衰系于一两代领导人,恐怕不是我们想要的企业。
结论这里也算是回答某个朋友的提问:是否要检验管理者的能力。我们要找的企业,要能够尽量忽略管理者的能力,但是要注重管理者的道德。如果管理者是一个平庸之辈,这个公司还是很兴旺,那这样的公司才是我们感兴趣的。当然,对于管理层的道德,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然的话,投资无异于与虎谋皮。
场景二:
1.几个人(具体不展开是谁了)想要拿到白家的宫廷供奉,但是因为管这个事情的老太监和二奶奶的关系很好,而且那几个人的技术也不过关,就挑他们的刺。
2.等到了清朝灭亡之后,宫廷欠了白家两年的供奉,所以白家就非常的拮据。 分析一个公司仅仅依靠一个大客户,就会产生这种问题。很多时候,并不是这家公司出问题了,只是其最大的客户出问题了,就会给这家公司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推广上游的供应商也是一样,如果上游被垄断在几个供应商手中的话,那这家公司的议价能力就非常弱了。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不看好中国的钢铁行业,我的回答是:铁矿石的供应商全世界最大的就这么三家——力拓、必和必拓以及巴西的淡水河,但是钢材的价格在中国却会因为CPI上涨过快而受到管制,所以不论和我争论的人如何口吐莲花,我近年来对这种“两头受气”的行业始终不太看好。
结论分析上市公司时,对于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我们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五力分析”(编者注:由迈克尔·波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分析模型,“五力”包括:对企业战略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能够让我们对这家公司的外部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一家公司太依赖于某个大的客户,那么,不论它们目前的关系是怎样如胶似漆,也总有一天还是会翻脸的。因为,“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场景三:
把《大宅门》整个前十集并在一起看:刚开始的时候,白家药铺被查封,资金链断裂。当时,如果白家是上市公司的话,那估计就是几分钱的垃圾股了。而对手已经盘下了白家药铺,开始营业了,生意也不错,还拿到了第一笔宫廷供奉。如果对手也是上市公司的话,那估计就是热门行业中的热点公司,地位仿佛茅台和苏宁。两年过去了,白家把对手全盘收购。
分析先看一下在最初时,两家各自的条件。
1.对手公司有净资产,有现金,有收入,有盈利,有现金流。但是,缺乏的只有一样——“护城河”。对手借壳上市,用的是白家老号的名字,也就是借用白家的商誉,但是等到白家收回自己的商誉时,对手不得不发现自己经营的“公司”连一点竞争优势也没有。
2.白家当时没有收入,没有盈利,有一点点现金(用来贿赂王公公了,算是资本支出),几乎没有净资产,但是有“护城河”。这条“护城河”由四件东西组成:首先是商誉,“白家老号”这块牌子;其次是秘方,也就是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再其次是核心技术人员,白家当时白养了药铺里面的七八个高级人员两年,获取了他们绝对的忠心,这算是管理优势吧;最后是宫廷关系,与王公公建立了关系,这应该是“大客户关系”。
经过两年的竞争,我们可以知道,结果是“护城河”打败了“净资产+现金+盈利”。
推广信息社会开始淡化科技上的竞争优势,也只有医药行业在专利的保护下,才有一定的科技优势。不过科技上的“护城河”是最不保险的,就连科技巨人——微软也不例外。十年前,微软意气风发,可谁又能想到,这十年来它的年均投资回报率只有1.7%呢?这让我想到了现在的Google,我的券商也在劝我去买Google。
结论对于一家上市公司的研究,先决条件是“护城河”,而且这个竞争优势要由几个方面组成,单一的竞争优势丧失得也很快。在这些组成部分中,最好是有商誉上的优势。商誉的优势也是最不容易被对手模仿或剥夺的;最不可靠的是科技优势,其在医药行业还有点用,在其他行业是否有用就只有天晓得了。在确定了一家公司具备由多个方面组成的“护城河”之后,才开始讨论剩下的东西,比如,ROE(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现金含量,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