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精髓是将天人合一还原为实践。一个真正的中医师,必然是通晓三部六经之真体,掌握十二经表里之应用,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做到博取天地之气味,调和人身之气血。
治未病是中医最高境界
中医在处理疾病方面是有前瞻性的。比如我们治疗感冒,感冒来了以后不仅仅治感冒,还有肺,还有一些并发症,感冒的时候我们就会注意到用清肺、润肺、止咳的药物。当前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的压力加大,所以经常容易出现疲劳,特别是白领工作紧张,生活不规律,长期影响失眠,疲劳,头发脱落,精神倦怠等等,也就是说疲劳综合征,发生率很高,可是你要到医院检查的话,查不出来,指标都是正常的,因此西医就没有治疗的方法。但是从中医的认识来看,人是一个整体,从整体来考虑,因此我们在研究方面就根据整体思维来研究,用整体的方法,达到调和气血、调和五脏、补养气血,就可以缓解这些不适,从而 达到驱病强身的目的。
不能忽略的生活习惯
现代人很多生活习惯已经发生了改变,应该组织老中青专家,编一些中医学方面的初级读物,给快节奏的现代人生活、保健以指导,帮助大众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之中很多习惯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结果损害了个人健康。很多小孩子喜欢吃冷饮、吃肉、吃甜食,结果造成营养过剩。我们早晨喝一杯放凉的水,其实这样容易冲淡胃液,影响一天的肠胃健康。
还有,我们常说“春捂秋冻”,要根据各地的温度不同,对应节气变化而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在饮食上切忌暴饮暴食。孔子非常注意饮食卫生,他有几个“不吃”:霉粮馊饭不吃,败鱼烂肉不吃,不合时令的东西不吃。并且注意“食无求饱”、“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斋必变食”,也就是吃饭不过饱,粗细搭配、经常变化花样等。
引起肠胃病的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规律。《素问·痹论》中提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意思是饮食过量,就要损伤肠胃,这是脾胃病的常见病因。
老年人吃饭要温、软、慢,并且进食时要心情愉快,不能随便说话,古人讲“食不语”,同时不能偏食。吃的不要过于辛辣,否则会对肠胃有刺激。“甘能令人满”。饭前不要吃甜食,否则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影响进食。还要注意喝水要慢,喝茶要淡。
有些人穿衣不太注意,“汗出当风”是个容易引起忽视的问题,出了汗不要直吹空调或者迎风站立,容易引起风湿。风湿病相对复杂,还和遗传、个人体质有关。很多人踩雨都不会患风湿,但有些孩子在夏天踩雨就会引起风湿。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不能超负荷。现在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快,上班族们最好在40分钟的工作中抽出5分钟来休息,避免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我的养生经验
从事中医工作的人,首先自己要健康。我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先在家中做15分钟自己编的体操,这套操是我根据八段锦改编而成。八段锦是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一种健身运动方法。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动作的设计,都针对一定的脏腑或病症的保健与治疗需要,有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我改编后的这套操比八段锦更简易。做完操后到户外散步十几分钟,之后回家吃早饭。
早饭吃的要好,我的早餐通常有稀饭、牛奶,两者交替喝。主食有面包、馒头,玉米面粥,每周我都会吃两次粗粮。
头部保健很重要。每天晚上,我会自己做按摩头部的12种动作,包括搓耳朵、抓耳朵、搓后颈、揉腹部、转头、搓脚心等。
养生保健要持之以恒,同时要保持心理平衡、与人为善。“满招损,谦受益。”在学问方面的探求是永无止境的,我现在每天还都在学习,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思维跟得上时代发展。
顺乎自然就是养生。
——路志正养生语录
路志正 1921年出生,祖籍河北省藁城市。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第一批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3年获中医科学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抗“非典”勇士称号,并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证书。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医大师”称号。擅长中医内、妇、儿、针灸等科,尤以疑难杂病见长。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首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华中医药杂志、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主编、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顾问。参加编写《中国针灸学概要》,主编《中医内科急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