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蜀商》第十一期
 ·《苏州蜀商》第十一期
 ·《苏州蜀商》第十期
 ·《苏州蜀商》第九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会视点
  中国特供酒灰幕  
  发布时间:2013/3/1 10:46:12 点击次数:4222  
  中国的官本位意识,白酒行业自上而下的消费习惯,使得造特供酒的和消费特供酒的两群人,心照不宣地支撑起这个奇怪的市场。
一瓶包装精美的名酒如果再打上“特供”的标签,是否更加高贵?名目繁多的特供标签——“政府特供”、“部队特供”,“八十周年建军酒”、“军区专供酒”、“国家机关后勤采购特供酒”……是否更能让人找到自己身份的归属?以一瓶500ml的白酒为例,如果购买一般档次散装白酒,最多需要80元,“特供”酒低则数百元,高则与茅台、五粮液价格不相上下。迈过价格的高门槛后,这些特供酒更隐隐能被解读出是有门路的人才能拿到货、有面子的人才能喝得上的高人一等的潜台词。 
然而,白酒行业有这样一个段子:2009年某酒厂的年产量约2万吨,而2010年该酒全国销量高达20万吨。如此推算,在2010年市场上出现的该品牌酒90%都是假酒;而在近18万吨假酒中,又有近一半打着“特供”招牌招摇过市。 
2012年10月,一场由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牵头,展对假借国家机关名义生产销售特供、专供商品整顿的专项行动,身份“高贵”的特供酒被揭露并定义为假酒。 
市场上的特供酒从何而来,销往何处?本刊记者以产酒名镇宜宾为样本和切口,调查特供酒如何从几十元一斤的价格,在几近一条龙的生产包装后,身价倍增地出现在市场中。 
宜宾酒镇的秘密 
11月的初冬,尽管天气已有些微寒,但宜宾的空中仍然飘荡着浓郁的酒香。走在这座以酒文化闻名全国的城市,记者双目触及的几乎都和“酒”相关。街道两旁随处可见挂着各色锦旗的专卖店、堆放着数十个大小不一酒缸的小作坊……作为中国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宜宾自古就与酒结缘。因其雨热同季的特殊天气,使得其空气和土壤适宜酿酒所需的微生物生长,宜宾酒水行业代表之作当属五粮液。各式特供酒中打着五粮液名头的自然不少,宜宾市内还有30多家颇具规模的白酒生产企业,以及周边县上众多小酒厂和自家作坊,正是这些龙蛇混杂的作坊为所谓特供提供了充足的酒水资源,宜宾也成为假特供生产商集中的重灾区。 
记者在宜宾众多小酒坊和酒水专卖店吃了多次闭门羹。往往是老板初见时态度热情,但只要记者说希望采购一批特供酒,老板们很快就变了脸色,斜扫来一眼,“什么特供酒,没那个东西”。 
看来最近的“严打风暴”,让所有店家都对“特供”避之不及,与陌生人打交道都极为谨慎。不得已之下,记者只能用“同学会订酒”为由,换了一家店找老板攀谈。 
在得知记者希望定制60件五粮液时,老板很热情地将店内的酒水进行了介绍,并称能给出一定优惠。为了不让老板过于敏感,记者没有说特供之事,只希望能在瓶身上刻字,更进一步提出希望能自己设计瓶子,但瓶内还是灌装五粮液的酒。老板立刻紧张起来,说如果瓶身刻字需要学校出示的盖有公章的函件,以及本人的身份证。 
为了让老板放下警惕,记者向他解释到如今都毕业10年了,聚会都属于私下同学活动,根本没有学校公章证明,并佯装遗憾地转身走人。 
在记者跨出门的瞬间,老板将记者叫了回来,并在详细地问了记者希望在瓶身上刻的字,以及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瓶身后,声称有方法帮记者搞到包括酒瓶、酒盖、商标、酒盒在内的所有配件。同时报出了大概价格:酒瓶5元/个、瓶盖2元/个、酒盒1元/个、正背面商标以及瓶身所挂的纸牌则为10元/套。 
当记者提出能否刻上“贺10周年同学会五粮液特供酒”的字样时,老板犹豫了下,但最终还是答应,同时开出刻一个瓶子需要4块钱费用的价格。见记者很有“诚意”,老板还支招说,与其花4块钱刻字,还不如找个广告印刷店,印上一批质感较好的塑封纸,那样既不用太多的钱,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随后他顺手拿出一瓶泸州红花郎酒,指着上面的图案介绍说:“这种花纹不错吧,其实就是塑封纸包的,根本不是刻在瓶身上的。” 
老板说的倒是实情,很多特供酒包装反而比较简陋。有意思的是,这反而更让一些人笃定这是找关系直接从名酒厂里灌装出来的好酒。 
记者又提出希望能看到酒水质量。老板犹豫了片刻,转身背着记者打了个电话,随后给了个地址。 
按照地址,记者找到一家路边白酒作坊,这家约40平方米的作坊内,摆放着大大小小数十个蒙着红布的酒坛,另外墙壁上还摆放着众多造型各异的空白酒瓶。 
或许是因为有“熟人”介绍,接待的店员很殷勤。这家作坊的白酒价格最便宜的是每斤10元,最贵的一斤则接近200元。 
记者说自己需要的是五粮液特供酒,店员笑了,指着店里最贵的酒说:“这款酒喝起来跟五粮液差不多,就算经常喝酒的人都很难分辨出,更不要说其他人了。”但他绝口不提“真假”。店员还热心地建议用于同学会的话,“买中档白酒来灌装足矣,反正同学也喝不出来味道差别,太贵的不划算,我还可以给你折扣。” 
但遗憾的是,无论记者怎么说,店员始终不肯将负责制造瓶身、瓶盖等酒水包装的地址透露出来,只是让记者留下电话号码,称当他确定了具体价格以及拿到样品后再联系记者去看货。 
影子销售人 
如果按照“自购酒水进行包装生产”的这种方法,完全可以将大批廉价的散酒包装好后,摇身一变成了身价不俗的“特供酒”,通过酒楼、烟酒店、互联网等渠道兜售出去。 
据记者了解,现在国内很多区域都已经形成了一套销售“特供酒”的销售网络。“这些销售商基本不开店,基本不纳税,采用直销和团购等方式进行,另外网上销售也是他们所倚重的渠道之一。”四川烟酒行业一位资深人士如此表示。 
通常来说,这些假特供销售商往往装扮得很神秘,都称自己在五粮液、茅台等酒厂有特殊关系,可以搞到一批内部酒水,然后再通过到处拉关系,卖给一些集团或者私人,几乎很少经过传统渠道运作。 
而如今唯一可以查询到购买特供酒的方式,还是在网上。市面上销声匿迹的“特供酒”,在网络上却并未彻底绝迹。尽管现在这些购物网站已对关键字“特供酒”进行了屏蔽。但只要换个方式,比如搜索“内部特供”、“接待”等关键字,还是可以搜到各种各样的伪劣“特供酒”。 
通过这种方法,记者在某购物网站上联系到了一名销售“特供酒”的老板。这位老板告诉记者,店内所展示的特供酒不多,主要是因为现在严打比较厉害,所以大多没有摆放上架。但如果要的话,还是可以销售。 
正是从这位老板口中,记者发现还存在一种低价“特供酒”,是一些小酒厂为了搭名牌的“顺风车”而生产的。这种酒一早存在,不过是现在赶上“特供”概念热,换上这个新标签,一来借名酒的名头扩大自己的影响,二来,即使被告了,总比公开盗用知名企业商标责任小。这种特供酒价格,大多都是正规白酒的2、3成,一瓶所谓的特供酒仅卖200元不到。 
在该店家所销售的酒中,记者发现一瓶印着“政府特供酒”的包装盒写着“茅台镇出品”,厂址为贵州茅台镇酒厂,而并非茅台真正生产厂——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而记者遇到的这位明显只是个“小老板”,在该购物网站中,记者看到不下20家店铺在销售包括五粮液、茅台、天之蓝等各种品牌的“特供酒”,而这些店铺的地址也并非单单是宜宾、茅台镇等名酒生产地。那他们所销售的特供酒是从何而来?是谁从这些地方拿到货源,又是谁给这些分散在不同城市的他们供货? 
当记者向这位老板吐露出也想在网上开家这种特供酒水店,希望他能帮忙介绍供货人的想法时,他苦笑着劝记者最好再考虑下,并说出“最近国家严打,特供酒不好卖”、“现在顾客都聪明起来,大多不愿意再买这些特供”等诸多苦处,但却始终没告诉记者供货人的联系方式,只是简单地说如果记者坚持要做这个生意的话,可以找他拿货。 
而对于这些销售产业终端是否有“幕后老板”存在的这个疑虑,一位糖酒行业的资深人士肯定地告诉记者,绝对有这种人的存在,但身份极为神秘。这些人很可能就是五粮液、茅台等名酒产地的业内人,因为只有他们才最清楚酒水生产以及瓶身包装等各个渠道的详细资源,甚至不排除还可能是酒厂内部员工,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而这种身份也为他们在销售特供时增添了极高的可信度。 
谁在埋单 
见到林先生,是在他开的火锅店里。在经营火锅店之前,林先生也曾从事过近10年的酒水销售生意,或许是已经“上岸”的原因,和那些谨慎的老板不同,林先生对记者的提问相当配合。 
在来之前,记者听到不少就特供酒到底是真是假的辩论,尽管最近的“严打风暴”将其定义为假特供,但仍有不少人声称这只是说其身份为“假货”,而并非酒是假酒。 
林先生说,在酒水行业中,的确有特供酒这一说法。正宗的特供是酒厂内部员工通过特殊渠道拿出来的,没有贴任何标签,但确实是酒厂所产的酒。据说宜宾部分酒厂的确会预留一些酒水,作为员工福利或者公关使用。通常来说,这种酒水比市场上所销售的酒水味道来得更醇厚一些,但由于是内部消耗,所以一般根本不会出现在市场上。据林先生介绍,如果在酒厂有熟人,且熟人在酒厂位处中高层管理位置时,那么外界的人完全可能通过这层关系拿到真正的内部酒,但这些酒水每年的分量不多,绝不可能充斥市场各处。 
对于通常经销商在卖特供酒时,向顾客介绍这是某某酒厂的原浆,然后内部人员通过勾兑而成的酒水,味道比市面上卖的更浓,同时价格也仅有其正规渠道酒水的三四成的说法,林先生嗤之以鼻:“哪有这么多的原浆给你用?要知道酒厂对原浆的管理完全不是你可以想象的严格,如果被逮到从酒厂偷拿原浆,后果绝对不是开除那么简单。” 
当然,有一类特供也算是“真的”。因为有一些机构出售单位名称使用权,坐收管理费,少则一年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万元。由此还催生了运作此类项目的公关公司和经纪人。或许是过于敏感,林先生举的例子却是普洱茶。云南某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曾与一机构签署协议,该公司的一款普洱茶被指定为特供茶。这家企业的有关负责人说,购买“授权”花费不少,但“回报”也还可观。最近,这些茶叶产品“已经下架。” 
说起来,特供酒的兴起或许可追溯到几年前,著名白酒品牌常借进入国宴、国宾用酒的事实来做品牌宣传,视之为一种资本。这种有悖于社会平等心理的行为被有关部门明文规定禁制了,但特供现象并没消除,不少区域品牌还是热衷于这种特供、专供的营销手段,在中国的官本位意识里,搭上公权消费自然会带动平民跟风消费。 
白酒行业又确实有这种自上而下的消费习惯。普通消费者对“特供”这种带点神秘色彩的酒标另眼相看,消费特供酒约等于 “体验特权人士生活”。在送礼消费市场,送礼者讲究面子与够意思,看重的是包装、档次,对高价不但不排斥,还觉得越贵越能体现自己心意;而收礼者往往怀有虚荣心,即便事后发觉特供品有问题,也不会投诉维权。这样看来,特供酒是真是假,其实没人关心。 
因采访本次选题,在收集资料时,记者曾在淘宝网上搜索到数百个“内部特供”系列,烟、酒、茶、保健品、蜂蜜、番茄酱、邮票、羽毛球、手机……种类五花八门。特供的就真的高人一等吗? 
记者想起在宜宾认识的一位的哥说“基本上宜宾人自己喝酒都是打散装酒,很少有人去买瓶装”,被问到当地人自己消费“特供”不,的哥委婉地回答:“宜宾的白酒其实只要价格不是太悬殊,味道都差不多。”
 
苏州市川渝商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苏州市川渝商会 © 2019    技术支持:苏州享来享趣

电话:0512-65653326 0512-68560980 传真:0512-65653326 E-Mail:szcysh@sohu.com

地址:苏州市吴中区澄湖路888号恒润商务大厦7楼 邮编:215168 备案号:苏ICP备11050522号-1

访问计数:1558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