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苏州蜀均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驰 张弛:“促成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企业与苏大的合作,对自己公司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经济利益,但从国家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考虑,我愿意做这件事,也很高兴能做成这件事。” 张弛,从一名军人到国家公务员,再从一名普通打工者到人力资源公司的老总,他走着一条看似平凡的创业路。而与大多数创业者不同的是,他内心蕴藏着一颗火热的民族责任心,他在追寻自己成功的同时,也时刻考虑着行业的民族利益。这是一种道德的力量,也是当今很多商人需要补上的一课。 如果要追溯张弛内心这份正气的来源,还得从他不平凡的家世说起。 家世深厚,聪颖过人 张弛,四川宜宾人,爷爷曾任宜宾县第一任文教局局长,属书香门第世家。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爷爷加入中国共产党,著名共产党人杨瀚笙一度是他的通讯员。1927年大革命恐怖期间,杨瀚笙回宜宾避难,爷爷受牵连,成为通缉对象。因奶奶家在当地也是名门望族,在家族鼎力保全下,爷爷才得幸免于难,但也从此脱离共产党。 爷爷这一经历,对张弛父亲人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张弛父亲是老牌川大毕业生,在川大求学期间,曾任川大学生会主席。文革期间,爷爷因与共产党分分合合的经历,被打成右派,父亲前途因此受牵连。川大毕业,父亲即被下放到农村接受改造。后因其文化素养高,技艺强,琴棋书画样样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被县里抽调上来,在县农机厂当了一名普通技术员。1979年,父亲从农机厂调回家乡宜宾筠连县教书,历任教导主任、校长。在校期间,他为人正直、教育教学水平突出,在当地教育部门享有很高的声誉。 回看家族历史,爷爷和父亲才情甚高,虽人生风波不断,但家里始终书墨飘香。成长在这样一个环境,张弛自小受到良好熏陶。 幼年的张弛表现出过人的禀赋。在一堂小学的自然课上,校长提出一个问题,除了张弛外,整个年级没有一个人回答出来。校长用了当时最时髦的一句话赞扬他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还有一次三年级数学竞赛,从卷面得分来看,张弛不能得奖。但这张试卷最后的3道加试题(最难的),整个考场也独独只有他张弛全部作对,因这个原因,张弛仍然得到了奖。 张弛的悟性也很高。常常是一次事件,又或许是母亲的一句谆谆告诫,往往成为他人生的警句,生活的信条。在张弛8、9岁时,当时父亲还在县农机厂工作,他与同厂的小伙伴一起玩厂里的产品——打谷机,这打谷机两边有轴轮带动“脱粒滚”旋转。他们发现,如果用外力使转动的轴轮骤停,高速旋转的“脱粒滚”也会随之停下来。他们认为这种连带骤停的把戏很有趣,大家就想方设法地让轴轮停下来。调皮的张弛对其中的一个小伙伴说,只要插一根棍子到轴轮里去,轴轮立马就会停下来。他的这种方法是不错的,却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后果。听了他建议的同伴果真把棍子探进飞速旋转的轴轮里,巨大的反弹力将这个孩子的一根手指头弹断了……张弛闯下了大祸。事后,母亲狠狠地责打他,他痛哭流涕不已。这次事件,母亲对他说:“男子汉要敢作敢为,做事要想到后果,有了责任要承担。”他深深地记住了这句话,并时时处处以此要求自己,这让他日后成长为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 他的悟性还表现在,能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秀特质并应用到自己身上。在父亲的农机厂,有一位高工,技术能力非常强。他发现这位高工处理废钢丝(用来灌制水泥板)的做法总是与众不同:这位高工总是将废钢丝弄得非常直。大家都知道,想要把钢丝锤直,特别是钢丝的两端扯直,需要费很大的劲,而一般的工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张弛看见了,当时也不以为然。心想,反正废铁丝最终被灌进水泥板里,谁也看不见,为什么要弄这么直呢。他将这个疑问拿去问母亲,母亲对他说:“手艺人都很看重自己所做的。”张弛听后就明白了:这就是我手所做的,这件事代表自己。所以,无论做何事,都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这个年龄段能够意识到这点很重要,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这也成为他人生的信条。 “聪明人”常历波折人生 然而,张弛虽禀赋优良,但他自持聪颖过人,终日贪玩爱耍。这本应成为他依仗的天资,反成了他的网罗。 张弛小学成绩优异,凭的是脑子灵光。到初中,他延续了平时贪玩,考前抱佛脚的习惯,所幸的是,他每次也都能考得不错。基础长期打得不扎实,狐狸终会露出尾巴来。就在初三考高中前的一次模拟考,他7科成绩仅仅考了220分。而当时要上高中,必须在400分以上,怎么办。对自己非常有信心的张弛这时也有点急了,就在临考前一个月时间里,他决定加班加点复习。每次下晚自习后,他强逼自己比别人多看2个小时的书。最后中考,居然考了418分,当时县里最好的高中录取分数线是416分,张弛险中。再一次的成功,他不免洋洋得意。 上高中后,张弛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没有提高警惕。他想自己初中三年,差不多玩了三年,只用一个月时间就能搞定重点高中。那么在高中,高一高二玩玩,高三抓抓紧,考大学肯定没有问题。然而,他这种贪玩的思想还没有等到他上高三,在高二就完全暴露出他的致命弱点来。因为初中底子没有打牢,高二时,很多数理化公式记不住。他发现,如果要跟上班级,必须从初中开始学起。他开始没日没夜地努力,但结果还是跟不上班级进度。到高二学期期末,他完全放弃了努力。一个如此聪明的学生,就这样被自己的聪明误了自己的前程。对于他这种情况,张弛父亲不是没有警惕。只是父亲也是一个大聪明人,当初他念书时,也是只要稍微用点心,就能考出很好的成绩。在父亲看来,学习闲散一点非常正常。不料,父亲用自己的经验解释儿子的行为时,儿子却没有能走上父亲当年的道路。 没有办法,父亲想到,除了读书上大学,儿子当时还有参军这一条出路。就这样,1988年春季,张弛兵检通过,他入伍了。入伍后的张弛故伎重演,时时刻刻想到怎样偷懒,这也是大多数聪明人的爱好。领导找他谈话,说,既然入伍了,就要锻炼自己的品质,相信别人能吃的苦,能做的事,你也能吃能做。这次,张弛听从了领导的话。整个新兵训练期间,他非常刻苦,到训练结束,他的成绩在全营排第18位,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后来的部队生涯中,张弛学会了忍耐和吃苦。比如,有时在水泥地上练擒拿,即使手肘磨出了血,他还是坚持做完训练。 1992年,张弛部队退伍,被安排在县水电局工作。后因县里要修火电厂,他又被抽调到火电指挥部,负责基建工作。在这里,他对工作忍耐、细致、负责的精神特质得到极大展现,他的管理才能也初步显露。1995年,张弛结婚,第二年,女儿出生,他的家庭生活存现出一片祥和。然而,谁曾想,他人生中一次极大的考验将要降临到他的头上。 1998年,张弛女儿2岁。一天,他感到腹部隐隐作痛,就去医院检查。普通检查没有查出什么病因,后来就做了CT检查。第二天,因为检查的医生是张弛父亲的学生,他对张弛说,你需要转院治疗,并让他父亲来开转院单。让父亲来开转院单,他一听,就知道这病十有八九难治。他下意识地说,你开给我吧,我知道,这是癌症,被我遇上了。后来,他知道自己被医生诊断为胰头癌。当天下午回家,张弛没有告知父母诊断结果,只是对他们说自己将去华西医院医治。但对爱人和岳父母并几个朋友告知了实情,并向他们借了些钱连夜赶往华西医院。这时,张弛已经瘦得只有90多斤了。他每天要输15小时的液维持生命。即便这样,他并没有倒下,一天24小时,挂水15个小时,睡觉8个小时,还有一个小时,他仍坚持从床上起来,在外面活动走走。就在他进院前面几天,有一位病人,也是因为查出胰头癌,从医院大楼7楼纵身跳下。但张弛丝毫没有这种想法,他在生命垂危的关头,始终很乐观。 对于自己身患不治之症,张弛并没有死亡的恐惧。与此同时,医院里的一位权威专家对诊断结果也表示了怀疑,他认为,胰头癌在这么年轻的一个人身上就发出了(当时张弛年仅28岁),是比较少见的。他建议张弛到成都市陆军总医院再检查,看能否确诊是胰头癌。抱着一线希望,他们来到陆军总医院做了磁核共振检查,得出结果仍然是胰头癌。因为癌症治疗手术费用很大,而且做成功了,也只能多活几年,张弛几欲放弃治疗。岳父母劝告他说,现在放弃治疗,将来女儿长大了,至少认为你不勇敢,不敢面对困难。家人的鼓励和关爱,让张弛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决心积极配合治疗。专家会诊后,决定采用开腹活检方案。如果活检出病变部位是良性,实施切除,如果恶性,采用另一方案。最后活检结果趋向良性,张弛选择了实施切除手术。两次手术,张弛为了保持清醒,没有实施全身麻醉,表现出了一个军人的坚强和毅力。切除手术很成功,术后他开始慢慢恢复。实际上,张弛这次九死一生的经历,是由于他的胆总管一直处于萎缩状态,萎缩部位已有部分坏死,坏死部分形成恶性胆总管梗塞,被仪器误读为肿瘤。但从此以后,张弛必须每半年上医院进行胆管扩充的支架手术。 当年8月出院后,张弛在家调养一年多后开始上班。但他的胆管总是不正常,一个季度总要高烧1到2次,每次都疼痛难忍,但他都坚持上班。这样状况一直持续到2005年,这一年,张弛妹妹从苏州大学毕业。 艰苦创业不忘民族责任心 张弛妹妹苏大毕业后留在了苏州,此时,她劝哥哥也过来发展。考虑到县城的医疗条件和女儿将来的发展,张弛决定来苏州看看,寻找发展机会。来苏州后的张弛在一家汽车租赁公司找了份工作。因他有在政府部门的管理经验,公司将负责汽车维修、保养、调度的售后管理工作全部交给他来打理。张弛认真钻研业务,找出了当前管理上的很多漏洞,推行了很多改善措施。比如,车辆及时调配制度,有白领晚上自驾,出了事故,按以前做法,必须等到第二天才能处理。张弛改革这一做法,做到第一时间处理,提升了公司的好评度。另外,公司驾驶员很多,有140多个,大家平常听候差遣,终日在外开车,对公司缺乏感情。张弛利用空余时间与驾驶员沟通,与他们交流想法。遇到晚上有问题处理,张弛从不空口指挥别人,而是与他们一同前往,共同解决难题,他的这种做法,赢得了大家的拥护和支持。以后,不管有多晚,他们手头正在做什么,只要张弛一个电话,他们都能积极前往配合,毫不推诿。 张弛来苏州的这几年,苏州房价飙升,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品质,他决定自己出来单干。做什么呢?他发现做人力资源行业,投资成本不高,灵活度强,比较适合自己。于是,他选择开了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在拓展公司业务时,他诚信为人,真诚解决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最关心的问题,做到双方互赢。随着一桩桩业务的成交,他的品格和能力得到客户的认可。因为认可了张弛这个人,随之而来的,是客户认可张弛所做的很多事情。由此,他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红红火火。 张弛做生意讲究诚信、道德。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苏州很多企业受到影响,纷纷辞退工人。而张弛却为这些由自己公司介绍出去,后被辞退的工人无条件给予补偿。这批工人人数有4、5百人,为了能给予他们赔偿,张弛甚至借了钱。他的这一诚信举动,深深打动了很多客户的心。比如盐城的一家技师学院,就很认可张弛的为人,专门针对张弛提供的用工要求为他量身打造人才。在汶川地震后,张弛就曾经安排了几个班的学生到这家学校培训,免除学费、食宿费,结业后安排他们来苏州工作,为家乡人民做贡献。 他还积极促进企业与学校教育的交流互通,为企业与学校的衔接做出努力。比如,他通过与汽车行业协会的合作,出面组织了苏州4S店到相关学校考察,为学校提供具体培养方案。并建立长期合作平台,促进学校与企业全方位深层次合作。 除了自身人力资源这块业务外,他还醉心于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因业务关系,他接触到全球最大光伏产品生产集团在苏州分部的负责人。从中他了解到他们研发部门接近有100人,但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德国人手里,中方只能算是打工。同时,张弛也因业务需要,与苏大联系很多。这时,他想,如果能让企业将此项技术做成课题,由苏大来主持研究,一旦出成果,那么核心技术就掌握在中方手里,这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想到这,他出面联系双方,积极促成集团与苏大的合作。目前,研究已经展开,期待不日有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张弛说,大学里的很多研究往往跟市场脱节。其实,对市场需求考虑要有超前意识,市场明年后年需要什么,要超前研发。他还说,这种合作,从小的方面讲,对学校发展有利,他们需要合适的课题;从大的方面讲,为了民族的利益。但是就自己企业来讲,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自己这样做,完全出于一种责任意识。 张弛内心蕴藏着一股民族责任心,他说,中国人很聪明,但是缺乏专业精神。他曾经看过一本书,上面有一段德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让他记忆深刻。德国人说:“同样的一台车,同样的零配件,但是,由中国人组装出来的与德国人组装出来的,车的寿命就是不一样。”其实,这个不一样,就是人员专业素质不一样,他常常为此忧心。所以,他经常联系一些学校,将市场需求动态提供给学校,希望学校能根据行业需要培养相关人才。他想,这些人才进入企业,5年10年做下来,将来在这个领域,一定能行成自己的专业精神。实质上,张弛的这种做法,是在为中国能够打造出一批具有“高、专、精”能力的高素质的蓝领大军,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